四、现场处理与常见风险应对

当风险发展成险情或事故后,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尽快控制住局面。由领队或权威人士统一指挥,首先注意照顾自己和全体人员,活动方便的应尽快远离危险因素,避免再次发生事故;同时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,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工作次序。

如果有风险预案,则按照风险预案开始工作。如有发生人身损伤,则应尽早开始伤病救治工作。如果无法通过(或无法判断能否通过)现场处理进行止损,则需要尽快呼叫救援,通知应急服务机构、活动组织方的负责人、有关管理部门。随后需组织撤离事故现场,若有伤病患,则送至医院。事故处理完毕后,考虑接下来的活动如何进行,是继续还是中止,同时注意团队人员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安抚。活动后要进行总结和反思,修改完善风险管理方案。

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应对策略。一些风险的发生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,归类时仅选择其中一类。

1.与环境相关

高温:应当减少或取消室外活动,转移至室内进行活动,并准备应对中暑的药物,提醒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

低温:要求提前准备保暖装备,例如,冲锋衣、抓绒衣、薄羽绒、冲锋裤等,提前普及失温的相关知识,实时关注队员身体状况。如果天气过于恶劣,或伴有降水、大风等天气,则需停留在室内,如果在高海拔处,则降低海拔。

降雨:要求携带户外雨衣,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衣物。要求携带干燥的备用衣物以便及时更换,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应装入防水袋。提前普及失温相关知识,关注队员身体状态。若遇到降雨险情,应避免通过危险路段,及时撤退到安全避雨地点,尽可能留在室内(帐篷内)。提防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。

降雪:包含降雨的应对措施。此外需做好鞋子的防水,踩着脚印行走,在行走前,用登山杖探查路况。若有积雪,则需及时佩戴墨镜,预防雪盲症。若在高海拔一定高度开始降雪,则在安全的前提下下降海拔,避开降雪区域。

雷击:尽可能停留在室内。提前普及雷击相关常识,遇到雷雨天气时避开山顶、平原上孤立凸起、水面等危险区域,关闭电子设备,在安全区域躲避。

落石:提前规划好行程,在现场观察落石规律,尽量绕开落石区或选择落石较少的时段通过落石区。在通过落石区时,应佩戴头盔,快速通过。在选择驻扎地时也要合理选址,避开落石风险。

山洪、泥石流、滑坡、塌方等次生灾害:每到一地前,提前了解当地地形、水系,向当地人了解风险区域和避险地点。提前查询天气,避免在风险天气前往风险地区。提前普及避险常识。若发现天气有变,可以考虑原路返回或前往河谷上游开阔地带,待天气好转后再通过。当遇到灾害时,应按照科学方法紧急避险。

陡峭、崎岖、狭窄、湿滑、冰雪等易导致滑坠的危险路段:提前规划好行程,避开危险路段。必须经过危险路段时,应提前告诫队员小心通过,保持适当的间距和行进速度,必要时可架设保护绳或结组通行。在通过冰雪路段时,需正确穿戴冰爪等装备,正确运用雪地行走技术等前进。如发生滑坠,应使用合适的滑坠制动技术制动。若发生伤病,则需按照相应方法进行处理。

黑夜、迷雾等视线不佳环境:提前规划好行程和时间安排,避免在视线不佳时行路。如必须行路,应提前准备好头灯、通信设备等,行路时保持队伍紧凑,注意路线标志。

注意:

如果在野外发生迷路、被困等情况,可能需要掌握野外应急生存技能来应对。

限于篇幅,本书不予具体讨论,相关内容可以参见野外求生类的专门书籍。

野外应急求生的一般原则:

与极端环境隔绝。保温,避雨,防止动物袭击与蚊虫叮咬。搭建庇护所,使用救生毯包裹身体等。保证食物和饮水。求救。

2.与人相关

各类伤病:合理安排行程,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饮食,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食品。提前查询天气状况,做好着装准备,及时增减衣物。提前调查队员的用药禁忌以及既往病史,活动过程中若有任何身体不适,应提前向队医汇报。

提前消除各类重大事故的诱发因素,全队统一活动,减少不必要的个人行动。

如遇风险发生,按照本书《户外运动风险管理与基础技能》一章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应对,如若无法判断情况或无法处理,则及时就近送往有医疗条件的医院救治,队伍行程进行相应的微调。

迷路或走失:提前规划好路线,下载好导航软件并确保设备电量充足,必要时携带纸质地图和指南针备用。如需行走在信号不好的区域,应当携带卫星电话备用。提前准备好应急装备,如压缩饼干、救生哨、光源(如头灯)、防雨用品、保暖物等。当不熟悉路况时,应请向导带路,在行进过程中保证队伍紧凑且在视线范围内,不要擅自行动。若队员走失,应停止前进,立即通过通信设备进行联系。若无法联系,确定最后看到丢失队员的时间、地点、身体状况,然后寻求救援,其他队员在安全地带等待。

行程受阻:提前查询天气情况,合理规划行程和交通方式。如遇延误或中断,集体调整行程,必要时可以改变活动内容或顺序,避免部分队员擅自行动。如必须分开行动,则每队都应当有经验丰富的队员,能够完成独立队伍的所有工作,并且确保队伍之间的沟通畅通。注意调节队员的心态。

瘟疫: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防疫措施,采购、住宿、饮食选择正规、大型营业场所,注意消毒,注意所有队员的日常健康观测。如遇感染,主动上报送医,全队接受相关部门安排。

违反地方政策:提前向省、地、县等部门了解地方政策,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关注队员动向,提醒不要做出违反规定的行为。如遇风险发生,应主动上报,全队接受相关部门安排。

破坏环境:提前普及环境保护知识。在户外活动中,遵守本书《户外运动生态保护基础技能》一章的相关要求,践行“LNT”原则,如出现环境破坏行为时,领队应及时干涉止损,队员之间互相提醒。

团队内发生冲突:提前进行团队内的磨合,领队需提醒大家互相尊重,友好交流。如若发生团队内部冲突,则领队需介入沟通,坦诚交流,尽快解决争端,避免影响其他活动安排。

与外界人士发生冲突:提前规定纪律,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对外交涉。

对外交流时尊重对方,有理有节,尊重地方风俗和宗教习惯。如遇无法合理解决的冲突,上报村委会、景区管理方等协助处理,必要时可报警,切忌情绪冲动,发生口角、肢体冲突。

3.与装备相关

装备(食物)不足:提前制订好装备(食物)清单,若需寄送,应预留时间。收到装备(食物)后进行清点、检查,确保可正常使用、无质量问题、数量齐全,并有一定的富余以便备用。如出现装备(食物)不足,则改变计划,也可视情况前往当地户外用品店(商店)或联系相关人士购买或租用。

装备损坏(包括车辆故障):活动前确保装备状况良好,提前培训装备使用方法,并准备好备用装备。在活动过程中正确使用装备(行车时控制车速并行驶在熟悉的路段上,严禁疲劳驾驶),不要做有损装备的行为。若出现装备损坏,启用备用装备,原装备不再使用并做好标记,以待活动结束后进行处理。

火源失火:从正规商家购买符合标准的火源装备,提前进行培训。实际使用时规范操作,避免倾覆,远离可燃物,禁止在防火期、防火区用火,有条件时可提前探查水源位置。如遇失火,可以操作时熄灭火源,或用不燃物覆盖等方式规范灭火,否则尽快撤离,报火警等待救援。必要时设置好防火带。

思考题:

1.户外运动风险的成因有哪些类型?

2.坡地地貌可能会导致什么危险?

3.山区的气候特点有哪些?

4.试分析滑坠风险的可能成因。

5.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,不正确的请说明原因。

a.风险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,因此应杜绝风险的发生,追求绝对的安全。

b.风险都是由客观危险造成的。

c.有经验的人不必在意这些条条框框,凭经验行事即可。

d.在理想情况下感知风险应略高于剩余风险。

6.风险管理方案应当包含哪些部分?

7.简述滑坠风险、迷路风险的应对策略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