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窃窃私语

司马尚之把自己的想法道了出来,司马道子当即觉得上当。他平日里花天酒地,根本不在意阶层的变迁,直到司马尚之把话讲清,他才反应过来四大门阀已成了摆设。

“不行!除了王家,谢家也得给我弄过来!”

谢安虽然走了,但其当年对司马道子的压制还深深刻印在会稽王的心里。所以一瞬间,他决定要拿谢家出气。

世间事,殊途同归。

年关将至,有权有钱,忧心忡忡;没权没钱,照样好不到哪去!

这不,刚刚混进城内,还没来得及的高兴的于满就憋了满肚子的怨恨。

‘该死的老胡,等老子过了这一关,一定把你的丑事全捅出去!’

黄昏,随管事车队从北府营中逃出来的兵卒就是于满。这段日子,于满觉得自己灾星缠身,办什么事都不顺利。

半月前,于满打听到靖国公回城的消息,便准备偷偷离开营地,进城找苏和享受人生。结果,事到临头却被王恭和殷仲堪的大军堵了回去。

年节这日,他好不容易藏在管事车队里混进了城,却不想才脱虎口,又入狼窝。

本来,管事给他谋了一个送货营生,好让他能顺利进城。却不想车里送的根本就不是货,是人,还不是一般的人。

“明公,真不用提前知会一声会稽王那边吗?”

“不用。消息走露了反而不好。咱们悄然而至,正好看看他们说的是真是假。”

“好吧,一切都听明公的安排。寄奴,告诉赶车的,直接去秦淮楼。”

车内人的谈话,虽然没有道出姓名。但于满是多年的老兵油,精的冒油,稍一琢磨就知道今晚要坏事。

于满心中不甘,趁着车内人与他吩咐之际,小心的试探。

“上官,管事的交待小人半个时辰内归营,咱们这么一绕,别晚了。”

“老兄,放心赶你的车,回去保管你无事。”

“诶诶!那您是哪个营的上官?到了地,小人就能回了吗?”

于满听车内人态度和蔼,得寸进尺道。

“我是右营的刘寄奴,其他的事你不必问,只要听从军令即可。”

‘右营刘寄奴?右营的主将!’

本来于满还想继续试探几句,但一听到这个名字,马上闭上了嘴。刘寄奴这些年在北府军中名声很响,与左营刘毅号称“北府双刘”,车内人能指动他来传话,于满一瞬间就明白了是谁,手上的汗不禁生了出来。

夜色里秦淮楼很好找,都城里最高最亮的建筑便是。于满小心翼翼的赶着牛车,来到秦淮楼的入口。车内递出两张金字请柬,守卫街口的卫兵队长一瞧,马上恭敬的递回,放牛车通行。

待牛车走晚,几名卫兵才凑了过来,纳闷的向队长请示。

“队长,怎么放过去了?上面不是让逢车必检吗?”

“检个屁啊!车里人拿的是金字帖,你们敢检他,都不想干了吗?”

队长喝斥一声,让众人散去。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是到了大人物,却不知为何所乘之车如此寒酸。

两楼的年节宴已经开始,不仅楼内乐声阵阵,就连楼外临河的彩楼上也有数百舞者翩翩起舞,使得寒风中远眺的市井游民们大呼过瘾。

于满驾着牛车来到秦淮楼下,再次递上请柬,工夫不大,司马尚之便亲自带人从楼里迎了出来。

金字帖都是给朝中二品以上大员备的专帖。而发给王恭和殷仲堪的金帖是司马尚之亲笔所书。所以他一看到请柬,立即为之一震,交待了两句,便匆匆下楼,想确认何人持帖而来。

“刺史公,真是您大驾光临!秦淮楼今晚可谓是蓬荜生辉啊!”

“谯王殿下客气了。二位王爷有请,本官当然要赴约,只是来的匆忙,未及禀告,谯王不会怪罪本官无礼吧?”

“哪里哪里!刺史公能来,正好是对城中宵小之辈当头棒喝,本王与王兄欢迎还来不及呢!快快,外面风寒,里面请!”

见到来人果然是王恭,司马尚之顿时喜出望外,寒暄两句便向里让。可是他刚刚迈出几步,看到随王恭后下车的人时,马上又愣在了当场。

“哦!忘了给谯王殿下介绍。这位是北府军的刘牢之、刘将军,他现下已经投诚到我方,今日一同带来与二位王爷相见,就是省得日后产生误会。”

“刘将军归了刺史公?”

初闻之下,司马尚之有些失神。

刘牢之手中的北府兵可是晋国现在炙手可热的军队,赵牙和王国宝一党正是因为掌握了这支军队,才有实力和他们抗衡持久。

前不久,司马尚之还想尽手段想把刘牢之从赵牙手上撬过来,没想到竟然被王恭和殷仲堪捷足先登了。

“那……,那太好!有了刘将军和北府兵助阵,我们讨灭奸逆就在眼前啊!快快里面请,一定要让会稽王早点知道这个好消息!”

虽然心里有些酸楚,但北府兵投入己方的统一战线,总比听命赵牙一党要好的多。于是,司马尚之赶快把不良的思绪赶出脑中,迈着轻快的步伐在前头迎路。

这一行人的出现,立刻引起秦淮楼中的宾客们的注意。

“是王恭!”

“他真的来了!”

“会稽王果然没有食言!”

“诶,你们看,那是北府军的刘牢之!”

“他不是王中书那面的人吗?”

“对啊!他怎么会在秦淮楼?”

“该不会是北府兵也加入到讨逆的队伍了吧?”

……

王恭和刘牢之的出现,顿时如一枚巨石落入平静的湖面,一刹那,整个秦淮楼里到处都是窃窃私语的声音。

“快去给中书传话!刘牢之出现在秦淮楼了!”

“快快过河,转告家主,江州刺史王恭真的到了,让家主马上作出决断!”

秦淮楼内,除了王国宝安插的眼线,还有不少三心二意的家世子弟。他们收到司马尚之的逐客令,还未来得及下定决心是否离去,现在亲眼所见王恭出现在秦淮楼,于是纷纷令下人们出去传信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